喜欢就请收藏爱阅读,www.dgr360.com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!
(评注:圣无死地,贤无败局;缝祸于渺,迎祥于独;波昏是违,伏机自触。集《知微》。)
箕子
纣初立,始为象箸。箕子叹曰:“彼为象著,心不盛以上簋,将作犀玉之杯。玉杯象著,必不羹藜藿,衣短褐,而舍于茅茨之下,则锦衣九重,高台广室。称此以求,天下不足矣!远方珍怪之物,舆马宫室之渐,自此而始,故吾畏其卒也!”未几,造鹿台,为琼室玉门,狗马奇物充其中,酒池肉林,宫中九市,而百姓皆叛。
【译文】
殷纣王刚即位,生活便开始奢侈起来,使用起了象牙筷子。对此,纣王的叔父箕子叹息道:“他使用象牙筷子,必定不再用陶制的食器盛东西,并且要做犀玉之杯了。有了犀玉杯、象牙筷,必不会再吃羹藜等野菜制成的食物、穿质料粗劣的短褐衣服、住在茅草铺顶的房屋之下了,则要求身披锦衣九重、挪雀咛ü闶摇;秤姓庋的要求,整个天下也满足不了他了!远方的珍怪之物,舆马宫室等等都逐渐齐备,这些都自此而始,我害怕他由此走向灭亡!?p>没过多久,纣王便开始建造鹿台,琼室玉门,豪华富丽,狗马奇物充满其中,还有酒池肉林,宫中街市,供他穷奢极欲。而老百姓都背叛了他。
殷长者
武王入殷,闻殷有长者,武王往见之,而问殷之所以亡。殷长者对曰:“王欲知之,则请以日中为期。”及期弗至,武王怪之。周公曰:“吾已知之矣。此君子也,义不非其主。若夫期而不当,言而不信,此殷之所以亡也。已以此告王矣。”
【译文】
周武王占领殷后,听说殷有个淳厚宽让的长者,武王就去拜访他,向他寻问殷之所以会灭亡的原因。这个长者回答说:“大王想知道这个,那么就让我在中午的时候来告诉你吧。”然而到了中午,那位长者却没有来,武王因此很生气,暗暗责怪他。周公说:“我已经知道了,这个长者真是位君子呀!他义不诽主。他故意约会而不至,许诺而不守信,他就是用这个来说明殷之灭亡的原因的呀。他已经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大王了。”
周公太公
太公封于齐,五月而报政。周公曰:“何族同速也?”曰:“吾简其君臣,礼从其俗。”伯禽至鲁,三年而报政。周公曰:“何迟也?”曰:“变其俗,革其礼,丧三年而后除之。”周公曰:“后世其北面事齐乎?夫政不简不易,民不能近;平易近民,民必归之。”周公问太公何以治齐,曰:“尊贤而尚功。”周公曰:“后世必有篡弑之臣!”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,曰:“尊贤而尚亲。”大公曰:“后寝弱矣!”
(评注:二公能断齐、鲁之敝于数百年之后,而不能预为之维;非不欲维也,治道可为者止此耳。虽帝王之法,固未有久而不敝者也,敝而更之,亦俟乎后之人而已,故孔子有“变齐、变鲁”之说,陆葵日曰:“使夫子之志行,则姬、吕之言不验”。夫使孔子果行其志,亦不过变令之齐、鲁为昔之齐、鲁,未必有加于二公也。二公之孙子,苟能日儆惧于二公之言,又岂俟孔子出而始议变乎?)
【译文】
姜太公吕尚被周王封于齐后,过个五个月就来向周王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。当时周公摄政,问他道:“怎么这么快?”姜太公说:“我只是简化了他们君臣上下之礼仪,又不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。所以政治局面很快得到安定。”而周公的儿子伯禽到鲁国去,三年才来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。周公问他:“为什么这么迟呢?”伯禽答道:“我改变了他们的风俗,革除了他们的礼仪,让他亲丧三年而后才能除掉孝服。”周公说:“这样下去,鲁国的后代们会北面事齐、向齐称臣了吧?国政如果繁琐而不简要,尊严而不平易,则百姓们将不能和其君主相亲近;君主如果平易而近民,则民必归附他。”
周公问大公用什么办法治理齐国,大公说道:“尊重贤圣之人而推崇有功绩之人。”周公说:“那么齐国后世必有篡权弑君之臣!”太公反之问周公用什么办法治理鲁国,周公说:“尊重贤圣之人并且尊崇公族亲属。”太公说:“那么,他们公室的势力将逐渐衰弱了!”
辛有
平王之东迁也,辛有适伊川,见披发而祭于野者,曰:“不及百年,此其戎乎?其礼先亡矣!”及鲁僖公二十二年,秦、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。
犹秉周礼,仲孙卜东鲁之兴基;其礼先亡,辛有料伊川之戎祸。
【译文】
公元前770年,周平王东迁国都的时候,周大夫辛有往伊川去,路上见有人披发袒身在田野上祭祀先人,便说:“不及百年,这里将为戎人之地!其礼仪制度先亡呀!”等到鲁僖公二十二年,秦晋两国果,然把居于陆浑的戎族引诱到了伊川。